AIVA Guide | 榮宅新展:走近西斯特·蓋茨的“多寶閣”
3月11日,美國藝術家西斯特·蓋茨(Theaster Gates)的個展“多寶閣”(China Cabinet)在Prada榮宅拉開帷幕。
有別于以往榮宅舉辦的藝術家個展,此次展覽的觀展路線被特別設計。觀眾首先需要進入1樓的宴會大廳,接著上2樓參觀榮夫人房間,最后回到1樓進入日光室后依次參觀緊鄰的4個房間。
這種空間安排,對應著蓋茨的三種身份:訪客、幽靈與宅邸主人。
展覽的第一部分 Photo. Alessandro Wang
▲ 第一個空間主要展示了蓋茨不同時期的主要作品,以“訪客”的身份向榮宅進行介紹。
展覽的第二部分 Photo. Alessandro Wang
▲ 第二個空間被布置為一個瓷器店,并展出一件聲音裝置,營造出“幽靈”游蕩的感覺。
展覽的第三部分 Photo. Alessandro Wang
▲ 第三個空間里,蓋茨將自己視為榮宅的主人,向觀眾展示了自己的工作方法與近期作品。
實際上,蓋茨目前的身份也十分多元:陶藝家、視覺藝術家、表演者、學者、城市規劃專家和社會活動家,他擁有城市規劃、陶瓷和宗教研究的專業學位。
1973年,蓋茨出生于美國芝加哥的西區,至今仍在這里生活與工作。蓋茨以他的大型建筑項目而聞名,他擅長將把廢棄的舊建筑改造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,人們可以在新空間中做各種有趣的事情。而Prada榮宅本身就是一個舊建筑更新項目,因此蓋茨的藝術實踐非常符合這個場所的理念。
西斯特·蓋茨肖像 Photo.Ugo Dalla Porta
斯托尼島藝術銀行.Tom Harris © Hedrich Blessing. Courtesy of Rebuild Foundation.
此次展覽展出藝術家作品共計30件(組),其中可以從第三部分所展出的第一組作品中,探尋到蓋茨最主要的藝術觀念,通過對它的分析可能會讓我們更了解他的工作。
這組作品由三件作品構成,分別為《賢者石》( Scholar Stone)(2019)《兔與狐、石與松》( Bunny- Wolf with Stone and Pine)(2020)《黑色地毯》( Black Rug)。
展覽中的《賢者石》《兔與狐、石與松》《黑色地毯》 Photo. Alessandro Wang
《賢者石》由三個蓋茨從舊建筑中回收的木塊與一塊天然的巖石組成,兩種不同的材質與形狀,統一在一個平衡、穩定的視覺形式中;
《兔與狐、石與松》也是利用回收的木材與石材,頂端放置了一個蓋茨燒制的多層炻器面具,不同的材料、色彩與肌理組合形成一件兼具形式感與雕塑感的作品;
《黑色地毯》則是他將從黑人文化出版巨頭約翰遜出版公司(Johnson Publishing Company)獲得的地毯進行裁剪,為觀眾呈現出特定時期非裔美國人的審美。
榮宅的窗臺上擺滿了陶瓷作品 攝影:于奇赫
對于蓋茨來說,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與炻器制作,一直是他創作中很重要的部分,并且這些作品都統一在黑人文化的歷史語境中,都有一段特定年代的背景故事。
“材料的重構”是蓋茨藝術實踐的主要方法,他總能通過尋找一種新的形式來重新梳理老物件最深層次的價值,就像他說的那樣:
“若某些材料內部存有精神力量,那我便不斷嘗試喚醒這力量。”
展覽現場觀眾 Photo.Alessandro Wang
展覽現場作品《一些成員生活在天堂》
Photo.Alessandro Wang
蓋茨很好地把握了“觀念”“歷史”“審美”“批判”等概念,他的作品延伸了視覺藝術的形式。好像什么與黑人歷史文化有關的舊物到了蓋茨的手里,他都能賦予其多重的觀念。
當人們都在追究嶄新(brand new)時,蓋茨一頭扎進了歷史中,不斷用自己的藝術實踐與觀者展開“對話”,提醒人們種族主義對美國社會帶來的撕裂感。
特別是在當下的美國,蓋茨的藝術實踐對于以增強黑人的身份認同感、提升非裔美國人的社會地位有著積極的作用。
(本文作者:于奇赫)